□新华社记者朱正报道,10月11日,沂南县张庄市粮食大户刘增胜检查玉米收成。在机器的轰鸣声中,刚从地里采下来的湿玉米被清洗、蒸熟、切碎、干燥成饲料原料。 10月10日,临朐县城关街道亿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片生产线日夜运转。 “往年我们只收割干玉米,今年从10月7日起收割湿玉米,水分含量在28%以下的玉米都可以。”公司负责人张峰告诉记者。运粮车一辆辆到达厂门口。公司收购湿粮看重品质,价格透明。 “而且公司的收购价比较合理,因为湿玉米堆放在家里很容易变质。”该农民告诉记者。连日来频繁的降雨造成了竖琴使玉米水分含量增加,使得湿粮滞销。临榆县农业农村局联系辖区内多家粮食加工企业,动员有条件的企业临时调整生产工艺,打开了湿玉米收购的大门。人们不会休息,调度程序在网格上运行。 9月24日,当地政府下发《关于针对持续阴雨天气做好秋收秋种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从“做好排洪、排湿、组织适期收获”等五个方面抓好落实。此后,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微信、短信等方式成立秋收工作小组,形成“市街信息—县域调度—业务协作”的应急网络。目前,全县多家企业正在参与采购f 湿玉米。该县农业农村局将安排进度,每天通过网络发布收购信息,并公布各企业联系方式、水分标准、收购价格等,确保农民“知道谁在收、哪里能卖”。同时开展“腾出晒晒空间”活动,动员企业共享工厂、仓库、车间,为农民提供通风良好、遮荫的晒晒场地。在糸城市,市政府主动组织当地企业,敞开大门,免费为农民提供闲置工作空间和工厂来晒玉米。该市正在采取措施尽量减少粮食损失。组织人员对不同区域的农作物进行管理,统一通风,定期干燥农作物。必须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厂和仓库。目前,该县已形成“企业共享干货”的协作机制。”,农民可以要求就近使用。“雨停后可以收割无土的地块,机器可以进入地下。 “湿土里不出慢麦”,所以播种时一定要保证水分充足。小麦晚播,需要适当提高播种量。”连日来,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技站陈丽娟一直在田间指导农民收割,关注玉米长势和收获情况。了解到,为推动农机调配,组织人工收割,禹城市农业局 乡镇局成立11个农业技术专家指导组,深入各市街道进行技术指导,传播玉米收获霉变防治方法、科学干燥、秋播等关键技术,同时依托10台区域农机具在社会服务中心,建立农机服务队20个,配备大型拖拉机1229台、收割机2424台,并公布联系方式,方便农民与农机操作人员顺畅对接。 “一旦天气好转,我们会均匀送去机械设备和农机具,让他们尽快恢复。”陈丽娟说。你可以保留它,但你可以保留它。随着降雨持续,干旱加剧,这里成为今年秋收的“主战场”。 10月10日,山东省供应发展集团榆城基地,两座巨大的干燥塔昼夜轰鸣。在这里,收获的湿玉米正在与时间赛跑,接受“干救”。智能控制室屏幕显示温度、湿度、转速、功耗等实时数据脉冲。我们的工作人员密切关注曲线变化,调整参数并排除故障随时保证您的设备高效运行。 “我们的两塔烘干能力为每天600吨,目前正在满负荷运转。”榆城基地粮食交易部负责人说。 “湿粮入库后容易堵塞,但实时监控、快速响应,可以及时清理维护,保证烘干效率。”工厂的粮食装卸口也很拥堵。一辆红色卡车慢慢地卸下湿谷物,两名操作员拿着铲子将玉米铺开,以加速其在坑中的沉降。坑式收集系统、输送带、湿粮筒仓、烘干塔……整个流程就像一条紧凑的生产链。据官员介绍,该基地还拥有8个筒仓和一个方形钢结构仓库,总存储能力为4.4万吨,为安全储存干粮提供了空间。 (大冲新闻、大冲日报记者张亮、王佳怡、赵延安)